第二十八章 木炭的悲哀与即将被唱错名字的英雄
作品:《当我在异世界开启全面战争》
莱尔,这位自称吟游诗人的年轻人,拥有一种所有流动职业者——无论是卖假药的、收税的、还是预言世界末日的(他们通常三个月预言一次,总有一次会蒙对)——都具备的特殊技能:
他很会看人脸色。
他能从你鞋子上的泥巴判断你走了多远的路,从你腰间钱袋的瘪度猜测你离破产还有几个铜板。
以及从你那渴望的眼神里……嗯,读出你大概是急需点什么,而且很可能愿意为此付出点代价,比如听一首他刚编的、关于一只会算术的鸡的史诗。
所以当罗伊·阿什福德走向他,带着一张“我现在必须做出一副掌控全局的表情”的脸时,莱尔早已调整好表情,调好了琴弦,并在心里拟好了三种可能的对话开场方式。
“木炭,领主大人?”
他说得就像刚刚从梦中被惊醒,但梦里正好梦见了木炭。
他的鲁特琴发出一个轻柔的音符,接着滑入一个你无法确定是C小调还是“我最近确实听太多铁砧响声耳朵坏了”的和弦。
“啊,木炭。文明的基石之一,对吧?仅次于好故事和不容易喝醉的麦酒。”
罗伊点点头,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是知道木炭到底怎么回事的那种领主。
“是的,我们的铁匠铺需要它……大量的。”
“哎哟,”莱尔眨了眨眼睛,语气轻快得像刚发现一个押韵机会,“这听起来像是个火烧眉毛的问题,尤其是当眉毛刚好离风箱很近时。”
他瞥了一眼远处火光闪烁、叮当作响、芬恩正在试图从冷却桶里拔出鞋子的铁匠铺,又看了看更远处那些正在用某种介于唱歌与打嗝之间的节奏搬石头的地精。
“您这儿……确实像是需要‘大量’很多东西的地方。”
“那么,莱尔先生,”罗伊开门见山,“在您的旅途中,一定见多识广。这附近,或者说,这片土地上,哪里能稳定地获得木炭?”
莱尔沉吟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琴弦上滑动着。
“稳定?领主大人,在泰伦西亚,‘稳定’这个词通常只适用于死亡和税收。木炭嘛……情况有点复杂。”
他从怀里掏出一卷更小的、看起来被摩挲过无数次的羊皮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那是一张手绘地图,线条粗糙,地名标注得歪歪扭扭,还带着几个可疑的污渍(可能是麦酒,也可能是别的什么更富有故事性的液体)。
“您看,”他指着地图上特里尔镇所在的位置——一个画得像被踩了一脚的土豆,“我们现在在这里,安塔利亚河边,南方荒野的……嗯,门垫上。”
“木炭这东西,要么需要大量的木头,要么需要……不介意把森林烧秃的人。”
莱尔解释道,“离我们最近的、成规模烧炭的地方,大概在这里。”
他指向地图北边,越过安塔利亚男爵领,更深入艾尔多利亚王国腹地的地方,“在灰烟沼泽附近。那里树木茂盛,而且……没什么人愿意住在那儿,除了那些浑身煤灰、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烧炭工。”
罗伊皱起眉头。
“听起来很远。而且要经过男爵的领地。”
“正是如此。路途遥远,关卡重重,男爵的税吏就像盯着腐肉的秃鹫。而且,灰烟沼泽的烧炭工……他们名声不太好。据说他们和沼泽里的某些东西达成了协议,用木炭换取……嗯,安宁。”
莱尔耸耸肩,“具体是什么东西,没人说得清,但很少有商人愿意单独去那里交易。”
“是什么东西?”罗伊问。
“没人敢问。因为回头就找不到人问了。”
“下一个。”
“东边,”莱尔的手指划过那片标着“精灵可能生气”的森林。
“是幽语森林。您如果想因为砍了几棵树就被一群长耳朵的帅哥美女用淬毒的箭矢追杀几百里地,那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的木头质量上乘,但代价有点……高。”
“下一个。”
“西边——有些村子,靠近安塔利亚河。他们偶尔烧炭,但规模小、产量不稳,今天可能有木炭,明天可能连村子都没了。”
“至于南边……”
莱尔的手指停在了地图的下方,那片用红色墨水画着骷髅头和“别去!”字样的地方。
“南方荒野。当然也是有森林的,您如果觉得我们这儿的麻烦还不够多,倒是可以去那边碰碰运气。也许某个兽人部落刚好烧了一片森林,留下了一地木炭?当然,更有可能的是,您会变成他们篝火上的烤肉,顺便帮他们省了点柴火。”
罗伊听完,感觉就像是兜头被泼了一盆混合着煤灰和绝望的冷水。
合着这木炭,要么远得要命,要么贵得要命,要么危险得要命。
就没有一个“物美价廉,送货上门,还附赠几句关于领主英明神武的赞美诗”的选项吗?
“就没有……近一点的,比如说,规模小一点的烧炭点?”
“小规模的?”
莱尔想了想,“偶尔会有一些流浪的烧炭人,在靠近森林边缘的地方偷偷烧一点。但他们行踪不定,产量有限,而且……通常会被当地领主当作偷伐者或者纵火犯给抓起来。不是个稳定的来源。”
他顿了顿,看着罗伊那明显有些失望的表情,又补充道:
“不过,领主大人,我倒是听说过一个地方……不算太远,但也不算太平。”
“哦?”罗伊立刻来了精神。
“沿安塔利亚河往西走,大概两天船程。”
莱尔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停在了一个河流拐弯处,那里画着一个简陋的渡口标记。
“有一个叫做‘泥渡口’的地方。那里以前是个小小的贸易点,连接着河两岸的一些村庄。据说,河对岸(也就是南岸,更靠近荒野)的山里,以前有人烧过炭。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泥渡口……”罗伊重复着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像是个繁华的地方。
“是的。但那里现在……有点乱。”
莱尔的语气变得严肃了些,“自从男爵和您这边关系紧张之后,那一带就更没人管了。土匪、逃兵,还有从南边溜达过来的豺狼人……据说把那里当成了自由市场。贩卖抢来的东西,或者……贩卖人。”
一个靠近南方荒野、三不管地带、可能有木炭来源、但又充斥着危险的渡口。
这听起来……简直就是“支线任务触发点”的标准配置。
“这个消息很有用,莱尔先生。”罗伊沉吟道。
他看了一眼那张简陋但可能非常有价值的地图。
“你这张地图……我能看看吗?或者,抄录一份?”
“当然。”
莱尔微笑着卷起地图,“吟游诗人的地图,就像他们的爱情故事——都需要一点润色费。”
罗伊也笑了。
他就知道。“开个价吧,莱尔先生。用我们新出的铜齿轮支付,怎么样?”
“铜齿轮?”
莱尔挑了挑眉,想起了那个来去匆匆的盐贩子似乎也收了一些,“嗯……听起来像是个不错的收藏品。好吧,给我五十个铜齿轮,外加……今晚在您的酒馆里唱首歌的权利,并且保证那些矮人不会因为我唱跑调而用锤子砸我的鲁特琴?”
“成交。”
看来,这位吟游诗人,要么是真的不差钱,要么就是……更看重那些无形的东西,比如一个安全(相对而言)的舞台,以及一个充满新鲜素材(比如会用棍子管理地精的监工,或者抱怨土壤太肥沃的酿酒师)的故事发生地。
他知道,自己刚刚用五十个铜齿轮和一次不靠谱演出的风险,买到了一条不一定通往希望、但肯定通往故事的路。
因为这就是文明的代价:
不仅要有锤子和熔炉,还要懂得——
有时候,真正烧得最旺的火,不在铁匠铺,而是在那些吟游诗人的歌里。
那天夜里,特里尔镇罕见地迎来了一种特殊的寂静。
不是因为地精停下了争抢“到底谁拥有那块形状像矮人屁股的石头”的辩论。
也不是因为矮人们突然开始用手语砌墙(他们试过一次,结果有人不小心打出了一句脏话,导致墙被拆了三遍),而是因为镇民们,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各类居民们,都被吸引到了同一个地方:
那座刚刚修复、酒味刚好压过地精味的酒馆。
原因嘛?
吟游诗人要开唱了。
而在这个刚刚打赢了一场“高强度地精战术压制战”的边陲小镇,人们愿意为任何不是战争或粪坑的话题鼓掌喝彩,哪怕是一首关于鸡的。
莱尔站在小小的木台上——确切地说,是两个装过酒桶的箱子摞起来的——背后是一块被不知名液体染过色的布料,上面画着一个类似双头鹰但只有一头的标志,应该是地精在“艺术创作”时手抖了。
他咳了一声,拨了拨琴弦,发出了一声“嗯……也许是个D?”的音符。
“诸位!”他用最响亮、最自信、最吟游诗人式的语调宣布,“今夜,我为你们献上一首全新创作的史诗,标题是——《吓跑狮子的地精与带锤子的文明》!”
台下一阵窃笑,有人吹了口哨,还有一名地精尝试往台上扔一根烧焦的老鼠腿,被杰贝迪亚拎着耳朵拽了回去。
莱尔清了清嗓子,进入了角色。
“在泰伦西亚边陲地,
有一镇,名为特里——尔,
没有黄金,也无传说,
只有葡萄酒……和会跳舞的锤子!”
他拨动琴弦,发出一种仿佛醉了的山猫弹钢琴的声音,但他不管,继续唱道:
“有一位领主,年少英俊,
名叫……罗伊·阿修……福……福……福什……”
“阿什福德!”
迪特里希在台下冷冷更正,一只手已经摸向了剑柄。
“……阿什福德!对对对,就是那个名字很响的领主!”
莱尔连忙修正,用一种“绝对不是第一次唱错贵族名字”的娴熟态度过渡到下一节。
“他修了墙,招了兵,雇了铁匠砸东西;
他对地精说:‘别再咬铁铲了’,
他对矮人说:‘你们的锤子真……大’,
他对铁匠说:‘快把那玩意儿敲响点,我要听见文明的声音!’”
台下响起了一阵笑声,连格伦丁都没忍住“哼”了一声,虽然他会否认自己笑了,并归咎于那口麦酒走了味。
莱尔抓住节奏,眼神一亮,显然进入了所谓“吟游状态”——一种介于灵感爆发和脑回路过载之间的微妙状态。
“但哦——敌人来啦!
男爵的兵,像天上的乌云,
但更臭!更乱!更……容易被地精吓跑!”
这一节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不止一声地精式的
“呜嗷!”
莱尔站在欢呼声中,露出一个被认可的、近乎高贵的微笑,似乎忘了自己半小时前还在犹豫要不要把琴当柴火卖了换面包。
“领主大人,”迪特里希低声说,眼睛依旧盯着台上的表演,“你确定……这不会招惹更大的麻烦?”
“当然会。”罗伊微笑道,“但没关系。”
他举起杯子,麦酒泛着泡沫。
“让他们都听见吧。让他们知道,特里尔不只有墙和矛。”
他举杯,向夜色,向未来,也向那个已经准备要唱第二段的吟游诗人:
“有个渡口叫做泥,
不是很美,却有木炭香气——
啊哈!这次是支线任务啊各位——!”
今晚,我只想听听歌,哪怕它走了调。
他很会看人脸色。
他能从你鞋子上的泥巴判断你走了多远的路,从你腰间钱袋的瘪度猜测你离破产还有几个铜板。
以及从你那渴望的眼神里……嗯,读出你大概是急需点什么,而且很可能愿意为此付出点代价,比如听一首他刚编的、关于一只会算术的鸡的史诗。
所以当罗伊·阿什福德走向他,带着一张“我现在必须做出一副掌控全局的表情”的脸时,莱尔早已调整好表情,调好了琴弦,并在心里拟好了三种可能的对话开场方式。
“木炭,领主大人?”
他说得就像刚刚从梦中被惊醒,但梦里正好梦见了木炭。
他的鲁特琴发出一个轻柔的音符,接着滑入一个你无法确定是C小调还是“我最近确实听太多铁砧响声耳朵坏了”的和弦。
“啊,木炭。文明的基石之一,对吧?仅次于好故事和不容易喝醉的麦酒。”
罗伊点点头,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是知道木炭到底怎么回事的那种领主。
“是的,我们的铁匠铺需要它……大量的。”
“哎哟,”莱尔眨了眨眼睛,语气轻快得像刚发现一个押韵机会,“这听起来像是个火烧眉毛的问题,尤其是当眉毛刚好离风箱很近时。”
他瞥了一眼远处火光闪烁、叮当作响、芬恩正在试图从冷却桶里拔出鞋子的铁匠铺,又看了看更远处那些正在用某种介于唱歌与打嗝之间的节奏搬石头的地精。
“您这儿……确实像是需要‘大量’很多东西的地方。”
“那么,莱尔先生,”罗伊开门见山,“在您的旅途中,一定见多识广。这附近,或者说,这片土地上,哪里能稳定地获得木炭?”
莱尔沉吟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琴弦上滑动着。
“稳定?领主大人,在泰伦西亚,‘稳定’这个词通常只适用于死亡和税收。木炭嘛……情况有点复杂。”
他从怀里掏出一卷更小的、看起来被摩挲过无数次的羊皮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那是一张手绘地图,线条粗糙,地名标注得歪歪扭扭,还带着几个可疑的污渍(可能是麦酒,也可能是别的什么更富有故事性的液体)。
“您看,”他指着地图上特里尔镇所在的位置——一个画得像被踩了一脚的土豆,“我们现在在这里,安塔利亚河边,南方荒野的……嗯,门垫上。”
“木炭这东西,要么需要大量的木头,要么需要……不介意把森林烧秃的人。”
莱尔解释道,“离我们最近的、成规模烧炭的地方,大概在这里。”
他指向地图北边,越过安塔利亚男爵领,更深入艾尔多利亚王国腹地的地方,“在灰烟沼泽附近。那里树木茂盛,而且……没什么人愿意住在那儿,除了那些浑身煤灰、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烧炭工。”
罗伊皱起眉头。
“听起来很远。而且要经过男爵的领地。”
“正是如此。路途遥远,关卡重重,男爵的税吏就像盯着腐肉的秃鹫。而且,灰烟沼泽的烧炭工……他们名声不太好。据说他们和沼泽里的某些东西达成了协议,用木炭换取……嗯,安宁。”
莱尔耸耸肩,“具体是什么东西,没人说得清,但很少有商人愿意单独去那里交易。”
“是什么东西?”罗伊问。
“没人敢问。因为回头就找不到人问了。”
“下一个。”
“东边,”莱尔的手指划过那片标着“精灵可能生气”的森林。
“是幽语森林。您如果想因为砍了几棵树就被一群长耳朵的帅哥美女用淬毒的箭矢追杀几百里地,那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的木头质量上乘,但代价有点……高。”
“下一个。”
“西边——有些村子,靠近安塔利亚河。他们偶尔烧炭,但规模小、产量不稳,今天可能有木炭,明天可能连村子都没了。”
“至于南边……”
莱尔的手指停在了地图的下方,那片用红色墨水画着骷髅头和“别去!”字样的地方。
“南方荒野。当然也是有森林的,您如果觉得我们这儿的麻烦还不够多,倒是可以去那边碰碰运气。也许某个兽人部落刚好烧了一片森林,留下了一地木炭?当然,更有可能的是,您会变成他们篝火上的烤肉,顺便帮他们省了点柴火。”
罗伊听完,感觉就像是兜头被泼了一盆混合着煤灰和绝望的冷水。
合着这木炭,要么远得要命,要么贵得要命,要么危险得要命。
就没有一个“物美价廉,送货上门,还附赠几句关于领主英明神武的赞美诗”的选项吗?
“就没有……近一点的,比如说,规模小一点的烧炭点?”
“小规模的?”
莱尔想了想,“偶尔会有一些流浪的烧炭人,在靠近森林边缘的地方偷偷烧一点。但他们行踪不定,产量有限,而且……通常会被当地领主当作偷伐者或者纵火犯给抓起来。不是个稳定的来源。”
他顿了顿,看着罗伊那明显有些失望的表情,又补充道:
“不过,领主大人,我倒是听说过一个地方……不算太远,但也不算太平。”
“哦?”罗伊立刻来了精神。
“沿安塔利亚河往西走,大概两天船程。”
莱尔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停在了一个河流拐弯处,那里画着一个简陋的渡口标记。
“有一个叫做‘泥渡口’的地方。那里以前是个小小的贸易点,连接着河两岸的一些村庄。据说,河对岸(也就是南岸,更靠近荒野)的山里,以前有人烧过炭。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泥渡口……”罗伊重复着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像是个繁华的地方。
“是的。但那里现在……有点乱。”
莱尔的语气变得严肃了些,“自从男爵和您这边关系紧张之后,那一带就更没人管了。土匪、逃兵,还有从南边溜达过来的豺狼人……据说把那里当成了自由市场。贩卖抢来的东西,或者……贩卖人。”
一个靠近南方荒野、三不管地带、可能有木炭来源、但又充斥着危险的渡口。
这听起来……简直就是“支线任务触发点”的标准配置。
“这个消息很有用,莱尔先生。”罗伊沉吟道。
他看了一眼那张简陋但可能非常有价值的地图。
“你这张地图……我能看看吗?或者,抄录一份?”
“当然。”
莱尔微笑着卷起地图,“吟游诗人的地图,就像他们的爱情故事——都需要一点润色费。”
罗伊也笑了。
他就知道。“开个价吧,莱尔先生。用我们新出的铜齿轮支付,怎么样?”
“铜齿轮?”
莱尔挑了挑眉,想起了那个来去匆匆的盐贩子似乎也收了一些,“嗯……听起来像是个不错的收藏品。好吧,给我五十个铜齿轮,外加……今晚在您的酒馆里唱首歌的权利,并且保证那些矮人不会因为我唱跑调而用锤子砸我的鲁特琴?”
“成交。”
看来,这位吟游诗人,要么是真的不差钱,要么就是……更看重那些无形的东西,比如一个安全(相对而言)的舞台,以及一个充满新鲜素材(比如会用棍子管理地精的监工,或者抱怨土壤太肥沃的酿酒师)的故事发生地。
他知道,自己刚刚用五十个铜齿轮和一次不靠谱演出的风险,买到了一条不一定通往希望、但肯定通往故事的路。
因为这就是文明的代价:
不仅要有锤子和熔炉,还要懂得——
有时候,真正烧得最旺的火,不在铁匠铺,而是在那些吟游诗人的歌里。
那天夜里,特里尔镇罕见地迎来了一种特殊的寂静。
不是因为地精停下了争抢“到底谁拥有那块形状像矮人屁股的石头”的辩论。
也不是因为矮人们突然开始用手语砌墙(他们试过一次,结果有人不小心打出了一句脏话,导致墙被拆了三遍),而是因为镇民们,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各类居民们,都被吸引到了同一个地方:
那座刚刚修复、酒味刚好压过地精味的酒馆。
原因嘛?
吟游诗人要开唱了。
而在这个刚刚打赢了一场“高强度地精战术压制战”的边陲小镇,人们愿意为任何不是战争或粪坑的话题鼓掌喝彩,哪怕是一首关于鸡的。
莱尔站在小小的木台上——确切地说,是两个装过酒桶的箱子摞起来的——背后是一块被不知名液体染过色的布料,上面画着一个类似双头鹰但只有一头的标志,应该是地精在“艺术创作”时手抖了。
他咳了一声,拨了拨琴弦,发出了一声“嗯……也许是个D?”的音符。
“诸位!”他用最响亮、最自信、最吟游诗人式的语调宣布,“今夜,我为你们献上一首全新创作的史诗,标题是——《吓跑狮子的地精与带锤子的文明》!”
台下一阵窃笑,有人吹了口哨,还有一名地精尝试往台上扔一根烧焦的老鼠腿,被杰贝迪亚拎着耳朵拽了回去。
莱尔清了清嗓子,进入了角色。
“在泰伦西亚边陲地,
有一镇,名为特里——尔,
没有黄金,也无传说,
只有葡萄酒……和会跳舞的锤子!”
他拨动琴弦,发出一种仿佛醉了的山猫弹钢琴的声音,但他不管,继续唱道:
“有一位领主,年少英俊,
名叫……罗伊·阿修……福……福……福什……”
“阿什福德!”
迪特里希在台下冷冷更正,一只手已经摸向了剑柄。
“……阿什福德!对对对,就是那个名字很响的领主!”
莱尔连忙修正,用一种“绝对不是第一次唱错贵族名字”的娴熟态度过渡到下一节。
“他修了墙,招了兵,雇了铁匠砸东西;
他对地精说:‘别再咬铁铲了’,
他对矮人说:‘你们的锤子真……大’,
他对铁匠说:‘快把那玩意儿敲响点,我要听见文明的声音!’”
台下响起了一阵笑声,连格伦丁都没忍住“哼”了一声,虽然他会否认自己笑了,并归咎于那口麦酒走了味。
莱尔抓住节奏,眼神一亮,显然进入了所谓“吟游状态”——一种介于灵感爆发和脑回路过载之间的微妙状态。
“但哦——敌人来啦!
男爵的兵,像天上的乌云,
但更臭!更乱!更……容易被地精吓跑!”
这一节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不止一声地精式的
“呜嗷!”
莱尔站在欢呼声中,露出一个被认可的、近乎高贵的微笑,似乎忘了自己半小时前还在犹豫要不要把琴当柴火卖了换面包。
“领主大人,”迪特里希低声说,眼睛依旧盯着台上的表演,“你确定……这不会招惹更大的麻烦?”
“当然会。”罗伊微笑道,“但没关系。”
他举起杯子,麦酒泛着泡沫。
“让他们都听见吧。让他们知道,特里尔不只有墙和矛。”
他举杯,向夜色,向未来,也向那个已经准备要唱第二段的吟游诗人:
“有个渡口叫做泥,
不是很美,却有木炭香气——
啊哈!这次是支线任务啊各位——!”
今晚,我只想听听歌,哪怕它走了调。
好书推荐: